好书推荐第八期
人民日报:“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,文字可以;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”
文字有力量、温暖、感情。
书,是文字的汇集本,书海无尽、韵味无穷。看书,感受、学习、积累他人文化内涵。不断沉淀,持续吸收。
生活中,与书相伴、交谈,品出作者的匠心独运,得出自我的独特感受。
为大家推荐本周优秀书籍,
一同走进书的世界。
①《快思慢想》作者:尹晓峰 索书号:B804/37 (所在书库:二楼哲法经济库)
②《咖啡馆里的惊奇派对》 作者:冷调蓝猫 索书号:I247.56/2855 (所在书库:二楼综合文学库)
《快思慢想》
简介:
我们何时应该相信一瞬间的判断?何时又要召唤理性登台,控制直觉与偏见?事实上,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,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能够驾驭思考,但结果是我们常常受到未知因素的影响,对思考的准确性充满假设与武断,有时又过分依赖昔日的感知和经验,因而常常作出因个人偏见而导致的错误决策。基于此,如果我们还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聪明、更加冷静、更加机智,那就一定要学会“快思”与 “慢想”的游戏规则。
笔者尹晓峰编写《快思慢想》的目的,就是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,在人生中的哪些时刻、哪些场景下我们需要“快思”,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灵感;而在哪些事件上、哪些决定中我们又需要“慢想”,稳稳妥妥地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大计。事实上,《快思慢想》并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、以学术性口吻探讨思维训练的文章,很显然我们更愿意借助那些寓意深刻的案例,以通俗干练的语言,与大家完成这次探讨。
在学术界,科学家们将这种“大脑以跳跃方式获取结论”的过程,称之为适应潜意识运用。这种潜意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表现出来,譬如说我们初遇某人的印象,求职时的临场发挥,被迫快速作出的决定,等等。事实上,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,就得益于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种决策机制——快思与慢想。在人生的关键时刻,它既可以令我们未雨绸缪、深谋远虑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,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反应、当机立断,只凭借有限的资讯一瞬间拍板定案。显而易见,“快思”与“慢想”是我们头脑中的两位主角。它们偶尔针锋相对,但更多的时候则相互弥补,并肩作战。那么,我们何时应该相信一瞬间的判断?何时又要召唤理性登台,控制直觉与偏见?事实上,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,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能够驾驭思考,但结果是我们常常受到未知因素的影响,对思考的准确性充满假设与武断,有时又过分依赖昔日的感知和经验,因而常常作出因个人偏见而导致的错误决策。笔者尹晓峰编写《快思慢想》的目的,就是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此类的问题。
《咖啡馆里的惊奇派对》
简介:
农历七月十五之夜,闲极无聊的周斌正在家中看电视,李昂和刘胖子却约他出去打麻将。三人碰头以后,决定去找好友杨丽华。随后,杨丽华带着两位闺蜜白香兰和赵萱一同赴约。六人一番商议,决定去伦曼咖啡馆小坐。然而,恰逢某处煤气管道泄露,造成全市大面积停电,于是在等待来电的过程中,面对着摇曳的烛光,在赵萱的提议之下,三男三女玩起了接龙讲故事的杀人游戏。按照游戏规则,周、杨、刘、李、白、赵六人先后讲了六个惊悚故事,分别是《鸽子斩首行动》《月光城堡惊魂记》《蝴蝶效应》《新郎已死,有事烧纸》《感谢对门不杀之恩》和《绝命彩票》。而在六段故事的讲述间隙里,六人之间亦不断发生各种小插曲:赵萱被甩,情绪低落,钱包里只剩下半张相片,男友的身份成迷;杨丽华、李昂和白香兰三人均对刘胖子成见颇深,纷纷欲与之翻脸;周斌周旋于几人之间调解,却总是不得门道。最后,当杀人游戏进行完毕,众人神思恍惚地回到现实中来,却震惊地发现:刘胖子竟然惨死在卫生间里……五人之中,到底谁是真凶?当种种蛛丝马迹均指向赵萱就是杀人凶手之际,女服务员卢秀雅却话锋一转,通过细腻而缜密的推理,揭露出了真正的凶手……
每周读书名言佳句:
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以一日不读。
——毛泽东